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社團活動 (校際成果)



管樂社校際狂響音樂會公演
本校管樂社於民國57年成立,前身為軍樂社,自成社以來,主要為校內集會擔任司樂任務,遇有國家慶典活動時,也參加遊行以壯行色。
管樂社逐漸由於迎新及社團發展需要,練習曲目日益豐富與多樣化,進而與中上學校管樂團進行樂曲與技能切磋。自86年起,本校聘校友張雲斐擔任管樂社合奏老師後,樂團合奏默契日臻成熟,遂由學務處規劃校際公演,以彰校譽,歷屆畢業校友聞風紛紛回校響應。
管樂社偕同校友定期舉辦公演於斯成形,分別於90年8月29日在台北市社教館、91年9月21日在中山堂、92年9月19日在新舞台、94年1月18日在國家音樂廳、96年9月27日在中山堂舉辦舉辦音樂會,在五屆校際公演中,每場平均有1500名觀眾前來聆聽,在拓展校譽工作上,居功甚偉。
其中尤以榮登國家最棒舞台-國家音樂廳演出,更為盛況空前,也是國家音樂廳開館以來,首次接納非音樂性學校之樂團表演,為本校管樂社成社以來的顛峰表現。


國樂社校際笙罄音樂會公演
本校國樂社成立於民國62年,過去在指導老師及歷屆社長、社員的努力與各界支持下,社團呈現穩定成長,歷年來參加台灣區音樂─國樂組、國樂絲竹組比賽或大專校院國樂觀摩比賽,幾乎囊括所有「優等獎」榮耀。
國樂社過去多以小組合參加接待外賓餐會司樂或校際觀摩活動。自民國92年起,國樂社首度走出校園,以全團演出方式連續兩次在台北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露天音樂臺演出,95年3月9日特別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室內舞台公演,並以更精細、精緻的方式,呈現優美的樂音,與愛好音樂朋友們共同分享。


社團幹部研習
本校自建校以來,即重視學生課外活動。為培養學生自治能力,於56年8月首創實習市政府、市議會,為學生最高自治組織。復於63年8月配合救國團組織,更名為學生活動中心。95年8月為順應大學校院潮流,再更名為學生會至今。
為強化學生會、系學會、社團負責人、幹部之領導技能運用,使活動推展順利,特配合領導智能,增進思考、組織能力、正確服務觀念、聯繫技巧及團結合作精神之培養,每學年均舉辦社團幹部研習營,並自73學年起轉型為學校學年制式活動之一。
社團幹部研習活動多於校外舉行,研習時間為四天三夜或三天兩夜。內容為課堂、小組、戶外活動為主,並安排老師駐會輔導,以協助學生安全照護。歷年舉辦地點包括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桃園復興山莊、烏來、新店燕子湖、木柵青邨、基隆海洋大學、深坑世新會館、新竹校區……等。

0 意見:

張貼留言